2023

10-31

集团新闻

拼搏奋斗谱新篇

图片


百日竞赛


山东省环保发展集团有限公司


(10月7日至10月20日,第二期)




『 工作进展 』



01

市场开拓


一是积极争取新订单。德州泉润在抓生产的同时积极争取新业务,新签订有机废盐处置客户2家,合同量9200吨,合同额940万元。润鲁咨询新签订合同11份,合同额505.92万元;中标3个项目,中标额为580.83万元。


二是补链增效内循环。连云港金驰污水处理项目调试完毕,生产污水处理由外运处置转为自行处理,预计每年节约成本150万元。





02

采购管理


一是阳光集采降费用。10月以来,通过集团公开采购节约成本223.54万元。服务类节资率24.25%;工程类节资率52.2%。其中,广西棕宁某项目通过竞争性谈判方式,将相关施工成本由41元/㎡降至19.6元/㎡,节资率52.2%。


二是摸准节奏控成本。平原汉源根据市场环境调节采购量,周燃料收购平均结算单价环比降低6.29元/吨,有效节约原料成本。





03

运营提升


(一)运营增效

一是优化营销提效益。鲁控科技重新修订油脂销售指导办法,对装车、运输、化验等操作流程进行进一步优化,提高客户满意度,避免出现客户扣款现象,预计全年增加收入48万元以上。


二是对接政府要支持。环资公司某项目针对药剂价格倒挂情况,积极对接主管部门签订补充协议,据实结算,预计每年增加收入147万元。


(二)管理降本

一是严格标准把质量。莒南永能根据现场情况每天对树皮类燃料进行摊晒,燃料平均水分再降低2.21%,提高了锅炉效率,降低了燃料消耗量。莒南永能、梁山前能质检现场扣税、扣杂重量1037.72吨,折合压降采购费29.75万元。


二是精细管理控成本。神州智慧环境公司某项目为降低运营成本,根据工作量重新分工,实施兼职保洁制度,缩减2名人员,月成本降低5200元;科学设计,在保证效果的前提下优化花卉数量,降低成本6万元。


三是聚智育才增活力。鲁控科技积极建立内部专家库,鲁控锦睿通过专家库成功挖掘电气设计领域专业人才,对新建项目实施自主设计,节约设计费约30万元。





04

应收清欠


一是探索催收新模式。山东环发生态发展有限公司探索以应收抵应付的模式,积极与上下游沟通对接,成功消减应收账款1198.48万元。


二是强化沟通出实招。瑞乾置业通过领导班子上门催收、中层干部驻点催收等方式成功收回长期欠付的履约保证金1000万元。


三是多种途径维权益。河川大禹成立催收工作组,通过多次与项目甲方的现场及电话沟通,发催收函、律师函等措施,收回欠付2年多的工程款200万元。




05

科技创新


鲁控科技技术创新见成效,10月10日获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,此技术工艺稳定,使提油率有效提升,处于行业前列。






『 经验交流 』


创新人才建设  提升运营质效

——鲁控科技内部人才挖潜经验分享

 

人才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要素,是企业创新和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动力。为解决有机固废板块专业人才单点作战、聚合效应不足问题,充分激发专业人才潜能,经员工自发组织申报、相关部门遴选、总经理办公会研究通过,鲁控科技围绕生产链和价值链,确定了运营技术、工艺设计、装备研发等方向15人作为内部专家并建立内部专家库,同时制定激励措施,入库人才将在年度评优树先等方面给予考虑。内部专家职责包括稳定项目运行、制定维修方案、论证项目改造方案、研发制造新建项目部分工艺设备等工作。


内部专家库建立后,鲁控科技通过组织板块内交叉检查、运营技术问题交流、技术方案评审、项目现场调试指导、校企合作等方式加快人才培养,让处在价值链各环节人才形成聚合效应,实战型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培养对企业创新发展的作用逐步显现。


今年1-9月份,有机固废板块总体维修成本同比减少68万元,改造成本综合下降15%以上。如武汉餐厨项目厌氧系统冷却塔因选型偏小、工艺设计不合理等因素导致夏季物料降温过慢,三相分离机提油温度不理想,更换设备最少投入28万元。专家库成员自主实施工艺优化,将技改成本控制在10.8万元。迁安项目作为该板块的新建项目,为打破预处理系统装备集成技术壁垒,鲁控科技多次组织内部专家与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进行研究分析,将理论与自身实际有机结合,实现预处理及厌氧系统工艺及电气自主设计、集成和实施,预计节约成本30万元。


下一步,鲁控科技将按照集团要求,持续完善专家人才库选拔与培养机制,力争在设备开发、设备标准化、运行设计规范标准化等方面取得进一步突破,培养更多属于企业自己的实战型专家人才,实现人才成长和企业发展的良性循环。







拼搏奋斗谱新篇

图片


百日竞赛


山东省环保发展集团有限公司


(10月7日至10月20日,第二期)




『 工作进展 』



01

市场开拓


一是积极争取新订单。德州泉润在抓生产的同时积极争取新业务,新签订有机废盐处置客户2家,合同量9200吨,合同额940万元。润鲁咨询新签订合同11份,合同额505.92万元;中标3个项目,中标额为580.83万元。


二是补链增效内循环。连云港金驰污水处理项目调试完毕,生产污水处理由外运处置转为自行处理,预计每年节约成本150万元。





02

采购管理


一是阳光集采降费用。10月以来,通过集团公开采购节约成本223.54万元。服务类节资率24.25%;工程类节资率52.2%。其中,广西棕宁某项目通过竞争性谈判方式,将相关施工成本由41元/㎡降至19.6元/㎡,节资率52.2%。


二是摸准节奏控成本。平原汉源根据市场环境调节采购量,周燃料收购平均结算单价环比降低6.29元/吨,有效节约原料成本。





03

运营提升


(一)运营增效

一是优化营销提效益。鲁控科技重新修订油脂销售指导办法,对装车、运输、化验等操作流程进行进一步优化,提高客户满意度,避免出现客户扣款现象,预计全年增加收入48万元以上。


二是对接政府要支持。环资公司某项目针对药剂价格倒挂情况,积极对接主管部门签订补充协议,据实结算,预计每年增加收入147万元。


(二)管理降本

一是严格标准把质量。莒南永能根据现场情况每天对树皮类燃料进行摊晒,燃料平均水分再降低2.21%,提高了锅炉效率,降低了燃料消耗量。莒南永能、梁山前能质检现场扣税、扣杂重量1037.72吨,折合压降采购费29.75万元。


二是精细管理控成本。神州智慧环境公司某项目为降低运营成本,根据工作量重新分工,实施兼职保洁制度,缩减2名人员,月成本降低5200元;科学设计,在保证效果的前提下优化花卉数量,降低成本6万元。


三是聚智育才增活力。鲁控科技积极建立内部专家库,鲁控锦睿通过专家库成功挖掘电气设计领域专业人才,对新建项目实施自主设计,节约设计费约30万元。





04

应收清欠


一是探索催收新模式。山东环发生态发展有限公司探索以应收抵应付的模式,积极与上下游沟通对接,成功消减应收账款1198.48万元。


二是强化沟通出实招。瑞乾置业通过领导班子上门催收、中层干部驻点催收等方式成功收回长期欠付的履约保证金1000万元。


三是多种途径维权益。河川大禹成立催收工作组,通过多次与项目甲方的现场及电话沟通,发催收函、律师函等措施,收回欠付2年多的工程款200万元。




05

科技创新


鲁控科技技术创新见成效,10月10日获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,此技术工艺稳定,使提油率有效提升,处于行业前列。






『 经验交流 』


创新人才建设  提升运营质效

——鲁控科技内部人才挖潜经验分享

 

人才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要素,是企业创新和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动力。为解决有机固废板块专业人才单点作战、聚合效应不足问题,充分激发专业人才潜能,经员工自发组织申报、相关部门遴选、总经理办公会研究通过,鲁控科技围绕生产链和价值链,确定了运营技术、工艺设计、装备研发等方向15人作为内部专家并建立内部专家库,同时制定激励措施,入库人才将在年度评优树先等方面给予考虑。内部专家职责包括稳定项目运行、制定维修方案、论证项目改造方案、研发制造新建项目部分工艺设备等工作。


内部专家库建立后,鲁控科技通过组织板块内交叉检查、运营技术问题交流、技术方案评审、项目现场调试指导、校企合作等方式加快人才培养,让处在价值链各环节人才形成聚合效应,实战型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培养对企业创新发展的作用逐步显现。


今年1-9月份,有机固废板块总体维修成本同比减少68万元,改造成本综合下降15%以上。如武汉餐厨项目厌氧系统冷却塔因选型偏小、工艺设计不合理等因素导致夏季物料降温过慢,三相分离机提油温度不理想,更换设备最少投入28万元。专家库成员自主实施工艺优化,将技改成本控制在10.8万元。迁安项目作为该板块的新建项目,为打破预处理系统装备集成技术壁垒,鲁控科技多次组织内部专家与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进行研究分析,将理论与自身实际有机结合,实现预处理及厌氧系统工艺及电气自主设计、集成和实施,预计节约成本30万元。


下一步,鲁控科技将按照集团要求,持续完善专家人才库选拔与培养机制,力争在设备开发、设备标准化、运行设计规范标准化等方面取得进一步突破,培养更多属于企业自己的实战型专家人才,实现人才成长和企业发展的良性循环。